选择大于努力,那如何做出选择?
阅读文本大概需要 4.2 分钟。
昨天的文章 做爬虫会有前途吗?在最后提到我这一年能有如此大的变化,是因为我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正确的选择。选择爬虫做为今后的职业,选择毕业之后来上海,选择多花些房租也要住的离公司近等等。这一系列的选择最终成就了今天的痴海。那在我做出这些选择之前,我是怎么考虑的?又是什么因素影响我最后的选择?今天就给大家分享 5 条有科学依据的决策技巧。
一 列出优缺清单表
从事情的价值出发,列出一个优缺清单表。比如我在大学期间考虑今后的发展道路是要做安卓开发,还是 Python 开发,我就会把这两者之间的优缺点都列一个表格,并从 -10 到 10 打一个分数。最后把每列所得的分数分别相加,得出最终的结果。
上面两张图是根据我以前的个人情况所列举的优缺点,技术栈多又需要能力强,对于那时还是菜鸟的我,就是一个很致命的缺点。所以在安卓开发上最后的得分是 -2。与之相反的 Python 开发,最后的得分却是 3。显而易见我应该走 Python 开发。这种清单列举法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据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去估值,不能盲目的模仿他人。
二 极端假设法
现在互联网行业处于寒冬期,并且到处都是 caiyuan 的消息。上午还在敲代码,下午就签字走人,十分令人心寒。而我每天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「如果今天我被劝退了,我会怎么办?」这就是我假设的最极端的情况。
被劝退了我会断了经济来源吗?不会,因为我现在靠着公众号每个月也能赚点生活费。那如果你没有第二份收入,是不是要考虑下发展第二职业?
如果我被劝退,那我会找不到下一份工作吗?好像有可能,因为我现在的技术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。所以我现阶段更应该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提升个人能力上。
通过这样的极端假设法,不仅可以让你发现出自身的不足,还能让你从容面对其他的情况。最坏的情况你都有对应的措施,心里瞬间就踏实下来。
三 避免二元选择
什么是二元选择?通俗的讲就是你做了此事就无法做其他事。比如你是留上海,还是去北京?是选择学 Python 还是学 Java?这样的二元选择我们应该尽量的避免,你可以选择冬天的时候在北京,而夏天的时候在上海。先专精一门语言,在利用业余的时间学其他的语言。
有时候正确的选择并不是两个相反的决定中的一个,而是更有创意、更微妙或者更灵活的一个解决方案。
四 咨询他人
有时候你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,可能其他人的一句就解决了。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很大的信息差的,尤其在一些跨行业的问题上。
但这里的他人并不是说随意一个人就好,尤其切记一点,不要在一些重要决策上去咨询你的同龄人。要咨询也要是某个领域的 KOL,或者是技术能力比你强的同事。只要这个人某个方面比你强,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。
而在如今的时代,许多大佬都会有直接沟通的渠道,比如微信公众号、微信个人号、知识星球等。你把自己的问题描述清楚,态度诚恳些,并发一个红包。我相信很多大佬在不忙的时候,都会很心的给你解答。
五 多给自己判断的时间
很多时候大家在做选择时,往往给自己的判断时间非常的短,甚至就没有给判断的时间,拍下脑门就做出了决定,最后后悔莫及。在做出决定之前不妨多给自己一些时间,多问下自己,我真的要做出这个决定吗?做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?
人的一生无时无刻都在做选择,小到今天吃什么、明天穿什么衣服,大到未来从事什么职业,是否要出来创业等等。希望通过今天的文章,在大家今后做出选择时可以有所帮助。
最后据不完全统计,转发此文章的同学有 99% 以后会当上 CTO,而剩下 1% 的同学会跟痴海一样帅。
置顶痴海
与 3W 人
一起向上生长
推荐阅读: